海南市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日期:2016-10-26 来源:大学生范文网

  在当前的生活环境中,整体环境已经遭受到了破坏,环境的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危害。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越发恶略,为了摆脱这一境地,人们开始对水资源等问题重视起来,下面为大家推荐海南市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朋友们可以关注了解。

  关键词:海南市;水资源;缺水;节水。

  前言:  水资源危机是继石油危机以后,在二十一世纪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水资源问题不仅影响、制约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等原因, 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 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水资源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1 海南市水资源现状及分析

  2009年海南市全市平均降水量448mm,比2008年降水量638mm少30%,比2007年降水量499mm少51mm,比多年平均值585mm少23%,是一个典型的枯水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6.7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m3,水资源总量为21.84亿m3,比多年平均37.39亿m3少42%。

  1.1 海南市自然条件

  海南市属海河流域, 是300万年前由永定河和潮白河冲积形成的倾斜平原,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从东到西分布有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和大清河5大水系, 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是市区地表水的两大水源, 其中密云水库供应了市区一半以上的日常用水; 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85 mm, 折合水体9919 亿m3; 平均地表径流21198 亿m3, 地下水资源27109 亿m3, 扣除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9108 亿m3, 海南自产天然水资源总量为39199 亿m3; 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6150亿m3, 出境水量11160亿m3;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00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 30,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3的下限。

  1. 2  海南市降水量、地表及地下水资源量。

  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448mm,比2008年同期降水量638mm少30%,比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85mm少23%,成为近几年来缺水最为严重的一年。6~9月累计降水量3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79%,降水极其集中,不利于地下水水位的恢复。而且比2008年同期降水量500mm少29%,比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488mm少27%;非汛期降水量94mm,比2008年同期降水量138mm少32%,比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97mm少3%。综上,2009年降水总量少于常年,且较近十年平均值略偏少;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局地暴雨时有发生,主汛期降水日数较多,对于海南市的缺水状况无疑是雪上加霜。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200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6.76亿m3,比2008年12.79亿m3少47%,比多年平均17.72亿m3少62%,呈现出水量偏少的趋势。从流域分区看,北运河水系径流量3.24亿m3为最大,大清河水系径流量0.28亿m3为最小。2009年全市入境水量为3.03亿m3(未包括南水北调河北应急段调水2.6亿m3,比2008年5.35亿m3少43%;全市出境水量为8.23亿m3(其中包含污水和再生水6.2亿m3,比2008年10.08亿m3少18%。

  1.3 水量供需关系

  2009年全市总供水量为35.5亿m3,比2008年增加0.4亿m3。其中地表水为4.6亿m3, 占总供水量的13%;南水北调水2.6亿m3,占总供水量的7%;地下水21.8亿m3,占总供水量的62%;再生水6.5亿m3,占总供水量的18%。

  2009年全市总用水量为35.5亿m3,比2008年增加0.4亿m3。其中生活用水14.7亿m3,占总用水量的41%;环境用水3.6亿m3,占10%;工业用水5.2亿m3,占15%;农业用水12.0亿m3,占34%。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全市用水总量中工业、农业用水量呈现下降趋势,生活和环境用水呈现上升趋势。

  1.4 水质状况

  2009年全市污水排放总量为13.65亿m3。污水处理量10.97亿m3,污水处理率80%。2009年城八区污水排放总量为9.10亿m3。污水处理量8.58亿m3,污水处理率94%。

  河道:监测总河长2545.6km,其中有水河长2323.7km。符合Ⅱ类水质标准河长943.8km,占总评价河长的41%;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河长134.8km,占总评价河长的6%;符合Ⅳ类水质标准河长159.4km,占总评价河长的7%;符合Ⅴ类水质标准河长21.0km,占总评价河长的1%;劣于Ⅴ类水质标准河长1064.7km,占总评价河长的45%。

  达标河水库:大中型水库除官厅水库水质为Ⅳ类外,其它均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 湖泊:监测湖泊面积719.6hm2。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559.6hm2,占评价面积的78%;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98.0hm2,占14%;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62.0hm2,占8%。达标面积642.6hm2,占评价面积的89%。

  2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思路及措施

  2.1总体思路

  解决水资源问题必须坚持节流与开源并重,近期与长远结合,充分利用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采取节水、调水等一系列的综合措施保证海南供水安全。

  节水优先。开源节流应当将节流放在首要的位置,采取严厉的措施,加大节水力度,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促进节约用水。

  综合治理。水资源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制定并实施以水资源为中心的一整套相互配合的政策和措施。

  统一管理。水资源是当前海南市最稀缺的资源对稀缺资源,必须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调配、统一监督、统一供应。

  合理取水。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合理取水:优先考虑外流域调水其次进行本流域采水,尽量少采集城市周边地下水,慎用岩溶地下水。

  提高水价。虽然经过几次调整,水价仍然偏低,仍有较大调价空间。应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通过较大幅度提高水价,减少水资源消耗。

  2.2 具体措施

  加强适度宣传,让市民都能了解海南的水资源紧缺形势。节约用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节水为主的原则,建设节水型经济、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 目前,全市用水量在37亿立方米左右,既有节水的成效,也有超采地下水和牺牲环境用水的因素,到2008年全市人均GDP要达到6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如果各行各业,城市生活用水保持着刚性增长,需水量将超过70亿立方米,即使南水北调向海南市输水70亿立方米,也解决不了海南市的水资源问题,因此,动员全社会开展节约用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选择。要继续加大工业节水力度,保持工业用水基本稳定,大幅度减少农业用水,扩大再生水利用,给城市化和生态用水留出空间。

  加快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农业是全市用水第一大户,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市用水总量的40%以上。要通过加强节水,利用3年时间减少农业灌溉用水3-4亿立方米。主要措施包括将70万亩没有节水措施的耕地实现节水灌溉,调整种植结构,严格禁种水稻,减少需求量较大的蔬菜种植面积,顺义,怀柔,延庆上游水源地治理,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加快退耕还林和严格控制水源污染。

  严格审批高耗水工业项目。降低现有工业耗水量,建设节水型工业体系。2002年本市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为15立方米",明显高于日本6立方米、美国9立方米和我国深圳9立方米的水平。建设节水型工业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继续加强节水措施和重复用水措施改造,提高节水水平和水的重复利用率。二是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电子、汽车、机械、都市工业等低耗水产业,严格控制石化、冶金、造纸等高耗水工业的发展。把全市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降到9—10立方米,水的重 复利用率提高到92%以上。

  强城市节水。实行市场准入制度,非节水型器具和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禁止在海南市场销售和使用;在城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中必须采取节水型工艺,安装使用节水设施和器具,节水设施验收不合格的建筑项目不得投入使用;现有公共建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建筑,凡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施和器具要在3年内全部更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普通居民的节水意识,同时利用水价的价格杠杆,鼓励和引导居民更换已有建筑中不符合节

  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器具;营业性洗车场点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再生水,不得使用地下水和自来水;格控制洗浴业;治理现有洗浴业,强制洗车业安装节水设施。


标签: 水资源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