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社会之本,是国家的未来。现在有很多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每一个阶梯的学校都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会学习不同层次的知识。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篇县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一、教育质量状况分析
(一)高中教育质量
2009年我县参加高考考生共6501人,其中理科生3639人,文科生2862人,报考总人数比2008年减少319人。本科上线总人数为2160人,其中文考上线1816人,艺体上线333人,职教上线11人;理科上线1173人,上线率31.8%,文科上线643人,上线率22%;全县本专科上线6225人,上线率95.7%;高考上线万人口比,高考本科上线率,高考本科应届上线率均名列全市第一。在全市素质教育质量表彰会上我县苍溪中学荣获全市示范高中类素质教育质量考核一等奖,实验中学、城郊中学获三等奖,五龙中学荣获一般高中素质教育质量考核三等奖,城郊中学荣获国防教育先进学校,实验中学荣获艺体教育先进学校。
2009年全县高中招生8836人,其中普高6636人,职高2200人,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学校的比例高达92%,全县现有高中9所,在校生达到25796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24%,高出全市水平10个百分点。我县的高中教育步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苍溪中学已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9年苍溪中学在活动板房中抓高考,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再一次取得辉煌成绩,本科上线1176人,超目标任务46人,全市文、理科总分前10名,苍中占8名,全市文科第一、二名,理科第二名均在苍中,苍溪中学文科所有学科和理科数学的平均分、有效分均居全市第一,高考升学率全市第一,是同类学校唯一完成目标任务的学校。城郊中学已创建成全国解放军院校示范选拔基地,2009年又有 21名学生被录取到全国各军事院校学习,本科上线471人,理科总分前10名郊中1人。实验中学已成功转轨发展成全县的综合性高中和全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09年高考成绩显著,本科上线345人,超目标95人,升学率33.5%,已跃居全市前五强,特别是艺体上线184人,位居全市第一。还有市级示范高中歧坪中学文化艺体共上线98人,农村市级示范高中文昌中学、普通高完中五龙中学都较好承担了为上级高校输送新生和为苍溪地方建设培养人才的双重任务。苍溪职中已办成国家重点职业中学,今年本科上线10人,在全省举办的微软办公软件操作比赛中成绩优异,学生组中有2人荣获冠军,全省前10名中占4名,教师组中有1人获季军,前10名中占5名,学校分别荣获“双十强院校”和“冠军院校”称号,近年来培训农民工一万余人次。民办职业教育中嘉陵职校、机电职校和信息职校已初具规模。
我县高中教育初步形成了普职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较高的格局,不愧为全县教育的龙头。
(二)义务教育质量
义务教育是我县教育的龙身,是重点,是基础。全县义务教育现有学生68810人,其中小学38614人,初中30196人。1999年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全省最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区之一。这些年来我们继续巩固普九成果,夯实义务教育质量基础,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2009年我县有9695人参加全市中考,成绩喜人,荣获广元市初中素质教育质量考核一等奖。一是从教育管理,就学工作,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综合考核评价上以绝对优势居全市第一;二是从学生的学业成绩看,全科及格率、语数外理化五科B率,语数外三科A率,单科C率和平均分均以满分位居全市第一;三是从学校个体上看,全市共有199个初中单位,我县有14所学校排全市中考成绩前50名,特别是陵江镇中、实验中学、苍溪中学、五龙中学在全市名列前茅。从全县素质教育质量综合考核看,陵江、歧坪、元坝、文昌、龙山教育督导站综合积分较高,三川、五龙、东溪教育督导站综合积分靠后;高中校的初中部中,实验中学、苍溪中学、五龙中学综合评估积分靠前,三川中学、东溪中学积分靠后;从九年一贯制学校看,陵江五小、运山小学、月山小学、石门小学积分较高,新观小学、五里小学、亭子小学、白鹤小学、双石小学积分较差;从单设初中看,陵江镇中、白驿初中、龙山中学积分靠前,东青中学、三川镇中、云峰初中积分靠后。过去质量一直较好的元坝镇中、漓江初中今年综合考核不够理想,过去质量较好的云峰初中、三川镇中、双田小学已经下滑到全县靠后的位置,东溪中学、东青中学多年质量徘徊不前。
分析全县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综合考核情况,陵江小学、陵江三小、元坝小学、东青小学、浙水小学比较稳定,质量较高;一些偏远的农村小学如天观小学、高坡小学、黄猫小学、双河小学、石灶小学、鸳溪小学、石马小学、新观小学、双田小学质量提升较快;但我们县城个别小学、城附近一些学校和个别中心集镇小学,条件好,师资不差,但质量没有上去,应该认真反思。
特殊教育特色鲜明,全县共有522名“三残”儿童,521名入学,入学率达99.8%,县特校被省教育厅、民政厅、残联推荐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学校;学前教育发展较好,普三工作有序推进;民办教育已成规模,正在向质量上发展。全县教育结构合理,协调发展。
二、成绩与问题的反思
(一)取得较好成绩的主要原因
一是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一是教育灾后重建投入资金最多的;二是绩效工资政府投入最多;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县委政府操心最多;四是每年招聘达200名新教师输送到教育系统,投入的教育经费多;五是从2008年开始政府每年拿出10万元搞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六是每年拿40万元奖教育质量;七是每年教师节县委、县政府都要表彰一批优秀教师,书记、县长和四大家分管领导都要亲自看望慰问教师;八是每届高中毕业班县委书记、县长和分管领导都要去慰问师生,关心重视毕业班工作。全社会和县级各部门更加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已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是科学有效的管理。县教育局面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千方百计确保师生安全,并率领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在硬件重建的同时,抓好制度建设,课程课时调整,教法指导,心理伤害救治,感恩教育,四讲一提高等教育管理重建工作,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及各股室负责人始终把强化管理、提升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正确决策,靠前指挥。各级各类学校始终视教育质量为教育事业的生命线,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理直气壮抓管理,励精图治抓研究,聚精会神抓质量。全县广大教师始终视人民事业重如山,视个人名利淡如水,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勤耕苦耘,无私奉献,撑起了苍溪教育这片希望的蓝天。
三是教育科研的推动。我们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关怀下,找准突破口,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大兴研究之风。县教研室从2007年下半年起率先在全县高三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008年高考初见成效,创历史新高,从此,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原九区一镇20所中小学现场示范,打造合格课堂、魅力课堂、高效课堂。先后请北京、上海、宁波、浙江、重庆等地的名师来苍溪开展与名师牵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现场研究,请来西南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给我们讲学,还请来了成都四、七、九中学,盐道街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的高考备考专家为我们高三教学问诊把脉,全县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向纵深推进,有总课题一个,子课题139个,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集已出刊,编写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南》正在实施中,高中骨干教师和多年从事高考的离退休老师编写的高考知识与能力架构指南,可望在明年三月用于本届高三毕业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成果已被广元市政府评为二等奖。我县教育科研成绩显著,在第四届省政府普教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广元市11项获奖,我县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共计7项,苍溪中学荣获一等奖。广元市教育科研评选我县有 项被评为等级奖。县进修校坚持“专业化、多功能、大服务”原则,探索出了以项目培训,城乡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子,全年培训教师干部2537人,承担联合国儿基会“爱生学校”三个子课题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对策研究”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对策研究”荣获省政府二等奖,市政府一等奖。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已为我县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症结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离组织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就实际而言,主要有四点:
1、思想认识不清。一些同志对素质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片面理解招生考试及质量监测,不敢提升学率;个别校长满足于教师管理抓考勤,学生管理抓安全,对教学管理及教育质量无从下手,惘然失措;一些教师放弃自身对学生的引导职能,对学生不敢管、不会管,放任自流。
2、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一是质量的核心地位不突出,一些校长经常忙于眼前工作,对抓质量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二是责任意识不强,现在校长群里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外联型、事务型、酒精考验型多,业务型、专家型、示范带头型少,一些校长对教学长期不管不问,全都委托副职代理,整天忙于处理关系。三是服务工作不到位。一些校长在其它方面舍得花钱,但在教学方面舍不得投入,将将就就,得过且过。
3、队伍素质不高。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中专任教师数量不足,骨干教师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初中教师学科不配套,教非所学现象普遍;小学教师补充少,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个别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搞有偿家教、违规办班等现象时有发生。
4、管理水平不高,措施不到位。个别学校对教师缺乏有效管理,教师自由涣散,责任心不强;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激励奖惩措施,教学成绩在教师考评中所占比例过低,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校长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管理粗放。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是“四缺少、四没有”。一是缺少一个质量目标导向机制,没有把质量核心位置突出出来;二是缺少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规范,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监测体系;三是缺少一个激励约束机制,教师投身教育质量的积极性没有迸发出来;四是缺少一个质量评价体系,监控、管理、考评、奖惩没有一个客观全面、令人信服的依据。
三、转变观念,规范行为,遵循规律,建设质量
(一)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立校之本,没有质量的学校是苍白无力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也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任务。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满意、质量就是大局”的意识。我们的教育,应该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应该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学校。但满意的基础就是质量,当前教育的大局就是抓质量,其它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要胸怀质量大局,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从质量大局出发,在工作上、管理上、执行上级政策上都要有质量观念。
当前,随着普九水平的提高、灾后重建的结束,我县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格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因此全面提高质量,是当前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随着灾后重建的结束,必须及时实现由抓学校硬件的“换代”到抓软件的“升级”的战略大转移,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切实把精力转移到抓管理,抓研究、创特色、提升学校软实力上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我县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真正做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这里我强调的质量是全面的质量、科学的质量,衡量一所学校不单纯看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品德、教师的师德、学校的特色、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今年的素质教育质量考核,我们严格按教育局的文件执行,从就学管理、德育工作、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育科研5个方面对全县中小学的质量进行考核。我们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完善素质教育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学生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仍是我们抓的重点,决不放松,决不手软,一如既往地综合考核学校素质教育质量。
(二)规范办学行为,强力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要抓好相关规定的贯彻和执行。今年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都相继出台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对中小学教学行为、招生行为、办校办班行为、考试评价行为、教材使用、教师行为、收费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对照意见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自查自纠,加强整改。
二是校长必须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素质教育实施难,有着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但校长思想不够解放、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政绩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的校长,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尊重教育规律办学和育人;必须明白,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最重要的是立德树人;必须牢记教育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好的教育效果不是单位时间内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把学生变成思想者、实践者,为今后发展打好基础,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安安静静的办学、潜下心来治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自己工作至高无上的追求,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刻意地为自己和学校争“名声”和“荣誉”,更不给自己和学校争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名声”和“荣誉”。
三是重视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要坚持“健康第一”,把加强体育、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上好音体美、健康与生活等课程,搞好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充分开发挖掘潜能,确保身心健康发展。要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真正让广大学生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健康快乐成长。
四是要切实纠正不规范的办学行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从现在起,我们先从五个方面衡量学校是否在真正实施素质教育:1、是否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确保学生素质全面发展;2、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学生学得是否灵活轻松;3、学校是否建立了活动体系,学生是否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4、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否真正得到减轻,学生全面发展是否有时间保证;5、是否依法规范招生行为。即严格按照省市要求:高中阶段学校不得在每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结束前招生,高中学校严禁将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提前送到高一级学校就读。从四个方面切实纠正不规范的办学行为:一是严禁在职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举办或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和补习班;二是严禁教师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占用学生的双休日、节假日和寒署假组织学生补课和上新课;三是学校一律不得征订和使用教辅资料;四是学校不得违规收费。
各学校必须创新工作思路,通过科学的管理、高效的课堂、有效的科研、充分调动学生自觉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来提高质量,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教学管理和提高效率上来,特别是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解决当前学校中存在的教师加班加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教学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从而科学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遵循教育规律,加快教育质量建设
狠抓质量提高,振兴苍溪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再到高中,从普通教师到校长再到教育局长,校校都有责任,人人都有责任,必须做到齐心协力,上下配合,共同努力。
幼儿教育重点要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协调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卫生习惯,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打好基础;小学重点要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打好人生的成长基础,为初中输送大面积的优质生源;初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大面积提高中考成绩的同时狠抓优秀率,为高中抓质量提供生源保证;职业教育是另外一个出口,是上级考评的重点,也是当前我县教育的重点,要把办学着力点放在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方面,以规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普高是教育出口所在,是基础教育的终端和水平标志,也是社会各界关注度和期望值最高的一个重要学段,它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整体评价,是全县教育质量的直接体现,要把目标定位在高考重本和本科上线人数的增加、位次的上升和学校竞争力的提升方面。因此根据我县实际,要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和区域竞争力,一要合理布局高中校点,不但把高中办大,更要办强。从全局谋划高中发展,实施“一盘棋”战略:教学指导“一盘棋”、资源建设“一盘棋”、生源配置“一盘棋”、三个年级“一盘棋”,小学、初中、高中一盘棋的思想。小学、初中是底子,高中是面子,底子打得牢,面子才能绷得园。二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以高中课改为契机,挖掘和发挥各自优势,深化特色创建,张扬学校个性,打造品牌学校,提高影响力。同时各校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继续抓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实验与推广。三要加快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决定教育质量,教师水平决定教育水平。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各校必须以“修师德、提师能、铸师魂、树师表”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作风扎实、纪律严明的高中教师队伍。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的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做到这两个要求,不仅要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而且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人师”。校长在教师培训上要象苍溪中学、实验中学、陵江小学那样舍得花钱,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使教师不仅成为学科的行家里手,还应成为“教育家”,应当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懂得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有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系统的教育理论,丰富的教育经验,能进行创造性实践。各校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打造一批名师,树立一批典型,旗帜鲜明地采取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情感的等多种措施,力促成长、成熟、成名、成功。四是抓好高中毕业班出口管理。毕业班工作是质量窗口,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更比一届强,让老百姓子女得实惠,让更多的学生上大学。明年毕业班工作难度更大,我们已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毕业班领导小组。本学期开学前后肖局长率我们深入到县城三所高中学校调研高三毕业班工作,全面掌握了毕业班情况,明确了目标任务,关键是抓落实。各高中学校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通力协作,锁定目标,增添措施,扑下身子抓落实,千方百计调动毕业班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想方设法挖掘毕业班学生的潜力,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共享校本和外地优质教改资源,为我所用,提高一本及本科上线率,加速质量提升。众志成城地打好总体战,奋力夺取明年高考的新辉煌。教育教研部门要保证有足够的精力管理指导全县高三工作,要把握关键在复习策略,信息攻关,应试技能方面下真功夫。
同志们,教育的快速发展促使我们不得不冷静思考,课程改革不得不让我们不断充电,教育体制的变革让我们感到危机和压力,学校应当为学生一生梦想而不断创见,教师应当为学生一生梦想而不断创造,教育应当为学生一生梦想而不断创新。我们一定要满怀真情实感,追求真知灼见,突出真招实效,坚持真抓实干,为全面推进苍溪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站内容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街道工作开展经费申请报告
- 下一篇:中国新农村建设与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