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县水资源发展调查报告

日期:2016-10-21 来源:大学生范文网

       水资源和每个人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同时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每个人更是应当义不容辞,通过对岫岩县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调研,进而推动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以及节约保护,下面就为大家带来有关于岫岩县水资源发展调查报告!

 岫岩县水资源发展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及出发点

  分析岫岩县水资源现状,引发人民群众对岫岩县水资源的关注,为促进岫岩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的同时,更好的保护水环境提供一份具有参考意义的资料。间接地促进社会各阶层群众更积极地保护当地水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与岫岩县水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达到利用与保护协调统一。此次调查走进了岫岩县杨柳河,地处岫岩县与海城市交界处,是岫岩县几条污染较严重的流域之一,周围有居民和工厂,所以非常具有考察价值。

  二、时间:2016年7月25日—2016年7月26日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多种形式,对杨柳河周围居民得提问,理解当地的居民对杨柳河水资源的现状的看法以及日常的生产污水的排放及处理的方法进行调查。

  四、总体状况及分析

  4.1 总体状况

  1、水资源状况

  我们组首先对岫岩县当前的水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岫岩县多年平均降水深773.9mm,折合成降水量71.58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64亿m3。全市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4.86亿m3,地下水资源量10.92亿m3(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58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7.14亿m3。

  2、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严重短缺。按照岫岩县当前人口与耕地面积计算,岫岩县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25m3,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80m3,分别为全国水平的37%和43.8%,处于全国平均值的中下游水平。

  从人均水资源占有状况来看,按照联合国指定的人均占有量的标准,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25m3,属于重度缺失城市。辖区内的海城市、台安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尚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而岫岩县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94m3,已经低于正常生存的最低限,属于极度缺水区域,只有岫岩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729m3,属于丰水地区。从亩均水资源占有状况分析,全市亩均占有水量为780m3,其中海城市、台安县和市区,亩均占有水量分别为368m3,263m3和366m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地下水超采严重

  岫岩县的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极不均衡,全市66%以上的水资源分布在岫岩县,而经济发达人口密稠的岫岩县区,海城市和台安县,占有全市85%以上人口、69%以上的耕地面积和90%以上的GDP份额,而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市的34%。因此,由于水资源在地域上的严重分布不均,与人口、土地、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工农业用水结构极其不相适应,导致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总用水量为42946万m3。其中,新水30857万m3,污水处理回用12089万m3。在新水量中:境内自产水量2836万m3,占城市新水量的9.2%;引自辽阳的客水量为28021万m3,客水供水比例很高。

  4、缺乏有效的控制工程,地表水利用低

       4.1水资源的供需情况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4.86亿m3,近20年来平均境内地表水供水量为2.47亿m3,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9.9%,地表水开发利用较大。特别是岫岩县所处的大洋河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仅为2.2%,由于缺乏控制工程,基本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因此,我市在不考虑入境水量的情况下,市区、海城市和台安县所在的辽河、浑河、太子河及大辽河流域的现状水资源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特别是海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4.2 我们的调查

  经上述调研及总结,我们选择了距离海城市较近的杨柳河流域,并对此展开了调查,并做了如下的调查问卷;小组携着调查问卷,分散调查杨柳河周围的居民,以了解其现状。针对收集到的信息,就调查人群,我们小组做了如下分类,并进行归纳总结;

  1、10-20岁:认为水污染不怎么严重,而且污染情况要比以前强很多;能接受合格的再生水。

  2、20-30岁:认为附近的水污染很严重,和以前相比污染情况并没有多少好转;一部分人对污染情况关注度一般。

  3、30-40岁:都认为水污染不好,甚至严重;水污染的治理情况也没有改善;绝大部分人都关注污染情况。

  4、40-50岁:普遍认为水污染情况和治理情况都不好;居住附近并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5、50-60岁:认为水污染情况不乐观,觉得政府的管理没起到一定效果;同样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经调查,此处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虽然年龄段不同,但调查人群一般都会关注水污染情况,会做到不污染附近水源,不在河道洗衣物、生活用具等私人用品。同样,对平时的饮用水都很放心。

  4.3 分析原因

  由于适逢暑假、酷暑、农忙时期,在调查地段附近的村庄道路上只能遇到很少的人,所以,我们调查的人群结构相对单一,40-50岁的人群占了大多数,所调查的一些问题及征求的意见也只能代表极个别观点,但这并不影响所调查的整体方向,它能对杨柳河环境保护作出一定的借鉴。

  1、发现问题

  (1)调查中的多数人虽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鉴于各种因素并未能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的参加活动。

  (2)人们对环保的意识一般,对一些需要投入很大精力的活动(分类垃圾)上,显得力不从心。

  (3)本次调查完全从社会基层,人民群众身边开始调查,了解了在当地人心中,政府对水污染情况的治理达到何种程度。

  (4)绝大部分居民周围并没有污染处理设备,而且河道附近就有工厂。因此,可以看出政府对当地的环境保护上面的投资相对较少,对工厂的管理稍有放纵。

  2、分析原因

  (1)自身原因起决定性作用。很多人学历并不高,文化素质也就地,因此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种种看法和观点都会受到影响。

  (2)环境保护机构及有关部门总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使环境保护工作陷入僵局,阻碍了工作的总体进度。

  (4)个体间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一,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的行动及措施各不相同,因此在环保的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所能做的工作也不相同。对环保的贡献也就不同。

  (5)社会教育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欠缺,低年龄段的居民对污染情况特别不了解,也不关心。他们欠缺这方面的知识,学校及社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教育。

  五、解决措施及建议

  1、个人方面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环保方面的知识及技能。

  2、各家庭应该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

  3、环保部门应该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和体系,加强对环境的监督力度。

  4、实施环保奖惩制度,大力奖励对环保有贡献的人。

  5、加强对废弃物,特别是要加强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污水处理力度,完善污水排放系统,。并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废物进行分类处理。

  六、结论

  通过此次关于水资源污染情况的调查,并结合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杨柳河周边水资源保护情况来看,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观念相对欠缺,村民都是本着不肆意污染也不大力保护的姿态应对周围的水资源环境。可能和政府对此地关注度不算大有一定关系。再结合网上的调查情况分析,整体来看,居民环境意识比农村强;青少年环境意识比成年人强。在学校开展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关于各种环境教育活动的教学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青少年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他们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和参与环保活动等方面都明显高于成人;公众的环境意识呈“依赖政府型”,公众对于自身及其他社会组织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环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

  此外,对公众环境意识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大部分人主要是从电视、广播中获得环保信息。环境宣传教育要在公众中的认同程度在调查中得到多方面的显现。要想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最后,我们希望我们的调研报告能对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价值。

标签: 水资源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