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生猪养殖成本分析报告

日期:2016-11-19 来源:大学生范文网

  俗话说养猪能致富,这是很早就流传下来的话,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当市场上养猪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攻击方越来越多的时候,但是需求方并没有跟着上涨,势必会影响生猪的价格。今天小编整理了1篇关于农户生猪养殖成本分析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有需求的人。

      根据区价格成本调查局工作安排,为准确掌握2015年生猪的生产成本情况,我县价格监督检查所及时安排成本调查人员,对所属2个乡镇12户农户规模生猪饲养调查点的生产成本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生猪养殖成本逐年上升。

  2015年,我县生猪价格一直高位运行。从6月份15.20元/公斤涨至9月份的19.20元/公斤左右,全年生猪平均收购价格在16.60元/公斤左右,比去年同期上涨24.92%。

  一、生产总成本上升

  2015年养殖户每头生猪饲养平均147天出栏,比去年同期减少0.75天。每头平均产量123.13公斤,每头生猪生产总成本平均为1783.05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47%。总成本中上涨较明显的是物质与服务费用,较去年同期上涨0.95%。中、小规模、散养生猪每头物质与服务费分别为1618.96元、1588.89元、1383.67元,较去年同期上涨分别增加了1.32%、0.58%、11.54%。具体增加如下:中、小规模、散养生猪每头仔畜费分别较去年同期上涨12.22%,10.44%、26.30%;由于劳动日工价上涨,中、小规模、散养生猪每头人工成本分别上涨20.52%、17.25% 、4.71%。

  二、原因分析

  一是近年来生猪价格一直低价运行,养殖户亏损严重。为了减少资金亏损,养殖户减少了生猪养殖量,淘汰了一部分母猪,导致目前市场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少。由于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下降,减少了市场供给,推动了生猪、仔猪价格的回升。

  二是生猪价格周期性上涨以及养殖成本增加,也助推了价格上涨。

养殖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猪1.png

  受饲料成本、管理成本、人工费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生猪养殖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较好生产成绩的猪场每生产一头标准生猪(100公斤)需投资费用1340元,中小规模猪场投资费用更高。从市场发展态势来看,这种高额投资运营的现状短时间内仍将延续。生猪养殖成本主要由饲料成本、仔猪成本、经营管理成本、人工费用等构成。近期,浓缩料价格虽然回落明显,但玉米、小麦等价格 仍然高位运行,再加上仔猪费用的增加 及人工费用的快速上涨,直接导致生猪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三、几点建议

  1、提高生猪产业的市场化、信息化水平,有效分散产业风险。建立健全生猪产业市场预警机制,加强市场价格成本动态监测,综合原料、疾病、能繁母猪存栏量、猪粮比价等环节的影响,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发挥政府信息对生猪产销的调控引导作用,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防止出现生产过热,规避市场风险,避免大起大落,努力保持市场供求的平衡。

  2、要坚持自繁自养,杜绝从外面引进仔猪,特别是疫区引进仔猪。加强饲养管理,给猪群提供充分的营养,干净舒适的环境,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抗病力,做好猪瘟等重大疾病的免疫,疫苗采购要理性化,靠对产品的深度认识和临床实践来检验和确定采购;定期对猪群做好保健工作,尽量减少细菌病的继发感染所引起的死亡;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加强生猪市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将疫情拒之门外;密切注视猪群的健康状况,做到对病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预防措施。

  3、生产企业参与屠宰、销售领域,不让价格完全操纵在流通环节,有利于整个市场的稳定。


标签: 成本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