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的好坏影响着我们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我们一天都离不开水。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正在逐年减少。不说大的,说我们国内,几个淡水湖面积也在日渐萎缩。因此,保护我国的淡水资源刻不容缓,它与我们的交通、日常和农业都是相互作用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松花江水资源对当地农村影响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摘要: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理清水资源与农民贫困的关联性,对于化解水资源带给农业生产的危害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水资源与农村贫困的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1、水资源对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必需的基本生产资料。与水资源因素直接相关的水、旱灾害是流域农村贫困的第 1 威胁,2006 年黑龙江省水旱灾害面积相加占到全省耕地总面积的 93%,如果叠加则占受灾总面积的 121%,因此,水资源对于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水资源是松花江流域农民致病、致贫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是农民生活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黑龙江是我国农村饮水困难的重点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村屯仍有 6010 个、困难人口 313 万,另有 220 万人饮用水质达不到生活用水卫生标准。“三肇加安达,一口大黄牙(氟斑牙)”,一度被人们用来描述黑龙江省高氟病区农民。当地饮用水又苦又涩,对生命有益的元素含量极低,当地草场丰富,是全省重要的农牧业基地,但由于人畜饮水中营养元素含量低,养牛户要定期人工给奶牛补充营养。为了解除饮用水安全问题,当地一些地区在饮用水改良上做起文章。安达市黑鱼泡村村民自筹资金搞引水安全工程,通过兴修饮用水工程,用上了补充了各种微量元素的自来水,此举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黄牙问题,而且使奶牛的出奶量、品质得到提高,1 头牛每天平均多产奶 5kg。但是由于农村基础条件差,向安达市黑鱼泡村这样能够用上安全自来水的村民毕竟是少数,饮水难问题依然是当地农民致病、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松嫩平原西部的克山、富裕、依安等地是全国克山病的高发区,根据各地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与当地水质中缺乏某些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如 Se、Mo、Mg 等有关。可以看出,水资源因素是松花江流域农民致病和农民致贫的重要因素。
3、水资源运能可以缓解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交通压力
要致富先修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必须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松花江流域虽然属于铁路网较为密集的地区,但仍然有众多贫困地区不通火车;松花江流域地区处于东北冻土地带,加之境内多山地丘陵,建造公路成本较高,因此贫困地区的公路通车里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受交通条件限制,贫困地区农产品外运受到严重影响,农民丰收后粮食卖不出去、卖出去运不出去的现象非常普遍。松花江流域河流密布,水路发达,松花江、嫩江都具有良好的通航条件。但是由于各地政府对于水路运输重视程度不够,松花江流域水路运输港口基础较差,运输能力有限,相关配套保障措施不完备,丰富的水路运输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可以看出水资源是影响松花江流域农村因交通致困重要因素之一。
4、水资源过度开采加重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程度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由于缺水,农业产量低、产量不稳定。近年来,流域中小河流断流的问题日益突出,断流的时间及河段愈来愈长。而且,缺水已从西部、北部蔓延到东部、南部的许多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松花江流域的水田种植面积每年都在以 2 位数递增,过度的水田开发更加加重了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用水的负担。
松花江流域用水总量为 304.51 亿 m3,农业用水总量为207.37 亿 m3,用水量约占流域总用水量的 70%,由于灌溉方式落后,输水渠道大部分是土渠,加上工程老化失修和配套不全,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50%左右;单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 0.85kg 左右,远低于 2kg 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水的浪费十分严重。水资源利用的效率低下加大了贫困农民取水成本,增加了贫困劳动力投入,对于松花江流域贫困现象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作用。
5、水资源通过绿色农业影响松花江流域经济发展
松花江流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业优势得天独厚;松花江流域自然环境开发程度较低,是绿色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高附加值农业,潜力巨大。这些都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工业快速发展,流域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须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农产品品质降低,绿色品牌影响力减弱,这些因素都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制约。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水资源通过影响绿色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了流域地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6、教育通过水资源方式导致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
松花江流域地区农村人口教育文化程度低,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差,多年的乱砍乱伐造成林木蓄积量急剧降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承载力降低,破坏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平衡环境;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贫困农民无法掌握先进的灌溉技术、节水技术,劳动强度加大、劳动生产成本提高,通过农业生产获得更高的收入可能性大大降低。可以看出,教育的不足可以通过水资源的方式导致农民贫困。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原因还有很多,由于地域性等原因,各地贫困的原因在侧重点上,表现形式上也不尽相同。但是通过研究,还是在许多带有共性的贫困原因上找寻到了水资源因素的痕迹,因此,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之间存在着客观必然的联系。
本站内容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单位员工退休部门支部书记述职报告
- 下一篇:客户需求分析工作报告